天譴的作者向來是個很喜歡在自己作品中惡搞的人。
尤其喜歡搞很冷門的東西,或是只有先知道某某才會知道某某的Parody。
啊,不對,其實Parody本來就是先知道某某才知道某某被Parody才好玩。
比方──第六劫 異能(3)中,趙耀祖的:「靠!難不成照相機還比較有用嗎?」就是來自知名的PS2遊戲『零~zero~』系列;這是一部拿著被稱為『射影機』的照相機到鬼屋旅遊並拍攝驚悚畫面戀愛冒險故事(誤)…
《賽郎》在關係表上是《天譴》的前傳,人物當然就有重疊,像是《賽郎》中的『龐』,永月之城的城主,就是天譴無量劫中出現的銀髮男子。相對的,《賽郎》中最後出現的新角色──少年,就是無量劫中,被龐稱為七座的少年。
這種Parody就是建構在:「如果讀者都有看過兩部小說才會發現的事情…」或是「這個片段的謎題其實在別本小說裏面直接有解答…」之類的。
現在的樂趣很低,不過隨著堆疊出來的內容,應該會有更多的蛛絲馬跡來尋找吧?比如說,在《賽郎》的結尾中,已經『很明白的暗示』了天譴中真正的大魔王是誰,雖然說作者不斷的從中誤導。
必須承認,為了編織這些誤導的線索,天譴變得非常難寫。
因為要把線索丟到不是在本篇故事裡面的遙遠地帶,重點是,還不能忘記這條線的伏筆,換句話說,不能把伏筆藏到連作者都忘記,雖然我常常忘記。
然後,天譴也不斷的嘗試挑戰作者的寫作能力,像是第三劫第一段,採用的是第三人稱轉第一人稱的描述,第六劫第一段則是採用第二人稱轉第一人稱的描述,所以在第九劫第一段,就會出現第一人稱轉第三人稱的描述。
規則確立之後,每三的倍數劫,都會出現人稱對調的寫法,這是很頭痛的考驗,不過讀者們應該可能說不定估計似乎會不曉得這種寫法的難處在哪吧?所以,這寫法惡搞的是作者自己。
目前最冷門的就是:每一劫的開頭紅字,到底是誰的口白?
老實說,目前看過天譴,或是很了解天譴設定的親朋好友們,還沒人猜到過。
作者也花了很大的心血在隱藏這個人,然後就有了一個樂趣:希望這個人永遠不要被讀者找到。
因為被找到,表示藏的不夠好,卻又不能不留線索讓人來找,因為不留線索就是犯規,真的,這些紅字開場白,是天譴每個章劫最難寫的地方。
啊,真希望沒人找到啊~~~~~~(喬巴狀)
- Nov 18 Wed 2009 15:58
天譴中的惡趣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